联系我们
  • 全国服务热线:
  • 手机:
  • 传真:
  • 邮箱:
  • 地址:
当前位置:主页 > 网店入驻 > 淘宝入驻 >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时间:2023-02-26 14:52 作者:转让淘宝店铺

咸阳夫差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陕西拥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增至4项;

《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创新报告》发布,陕西无形影响力全国排名第十;

陕西文化生态保护区(榆林市)通过国家验收,陕西拥有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近年来,陕西在推进全省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中,走出了一条夯实基础、打造品牌、激活利用、融入生活的发展之路。目前,陕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91个,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766个,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78人,省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581人,各类非物质遗产展示、学习、展演场所1200余个,整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青衣道情、榆林小曲、陕北民歌、二人台等非遗项目持续展出。每天都有独特的非遗项目给民众带来新鲜的体验,让人开心愉悦。”从正月初七到正月十五,玉林古城六栋楼里的“听歌”成了玉林市民的日常生活。

自2006年以来,榆林古城内的六栋楼一直在开展陕北民歌、评书、道情、榆林小曲等表演,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它们不仅成为陕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和整合的典范,还被授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这只是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一个侧面。

自“国家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一场关于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役”就在这片黄土地上展开了。

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整体保护贯穿始终,生态修复为首要任务,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完善.

如今,榆林市已建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陕西民歌专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厅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厅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馆23个、文化生态博物馆70余个,出版陕北文化研究专著200余部,开展文化活动25万场,形成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经久不衰的文化品牌。其中,陕北文化知名打卡地——陕西民歌博物馆成为展示陕北民歌艺术发展的新窗口,至今已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推进区域整体保护,继续加强国家级陕北(延安市)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设立省级关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提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探索建立省际联动合作机制.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正在实现新突破。

曾经的“泥塑玩具”凤翔泥塑,成为老百姓脱贫增收的重要来源,曾经的小村庄变成了旅游民俗村;传统刺绣艺术成为促进群众就业的核心技能,形成了以生产、销售、培训为一体的扶贫就业组织;手工编织技术体现乡村振兴的拳头产品,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近年来,随着非遗作坊的建立,陕西丰富的非遗r

如今,全省86个省级非遗作坊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不仅有12个非遗作坊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西秦刺绣入选全国15个“非遗扶贫品牌行动和优秀带头人”,石泉县中坝村“作坊小镇项目实现旅游扶贫”入选世界旅游联盟2020年旅游扶贫案例。

为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我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坊发展纳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搭建多元化产品销售平台。2022年,陕西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360多家网店,入驻淘宝、JD.COM、拼多多等网络销售平台,年销售额超过2.2亿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进一步融入全省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也走进千家万户。

“不可思议,太漂亮了!”“这些应该是了解中国文化,读懂中国的密码”“我现在就想去这个神奇的国家看看”.当《陕西非遗之美》主题摄影展通过海外新媒体平台在法国启动时,三秦大地流传千年的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展现在法国观众面前,评论区一片赞叹。

根植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陕西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建设,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xi安鼓乐、秦腔艺术、华阴老腔等一大批陕西非遗传统项目散发出新的时代魅力,许多具有鲜明陕西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活跃在国际重大节庆和展览中。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期间,“2022丝绸之路非遗大师对话”暨开闭幕式非遗展示活动成功举办,凤翔木版年画、花县皮影戏等34个代表性项目精彩亮相,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第十四届全运会期间,举办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开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列、开展“陕西非遗传承人绝活展”等品牌活动,使陕西非物质文化魅力得到充分展示。

全国首个以秦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核心的文旅一体化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的建成,以及一批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旅游精品线路、研学产品的推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平台和“国风国韵”等海外文化交流活动,走出国门,走上国际舞台,让海内外朋友在精美的文物和精彩的展览中了解陕西和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的生动见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非常重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将继续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巩固提升转化利用水平,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生活,精心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品牌,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力度,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熠熠生辉

上一篇:情人节淘鲜达推出“授权拍照套餐”淘宝下单1小

下一篇:标杆淘宝!2023年,JD.COM推出个人C店,个人也可以